过度思考不如立刻尝试。
更新历史
- 2022.11.07:完成初稿
读后感
这本书现在来看有点过时,不过逻辑没变:先多灵魂拷问自己,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的灵魂拷问搞得哑口无言。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上走。
读书笔记
探询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探询我们就能了解未知的世界。而在当今这个不断变迁的时代,这一工具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看看近些年来那些给世界带来重大变革的人,比如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我们就能发现,当一个人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强烈的好奇心时,他将会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一个美丽问题就是一个透露出雄心壮志但可执行的问题,它能转变我们感知或思考事物的方式,是促使改变的一种催化剂。
在研究探询有何价值的过程中,我越来越确信,在帮助我们解决“什么事情重要,哪里有机会以及怎样实现目的”等问题上,探询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并且在将来会更重要。我们都渴望得到一个美丽答案,但首先需要学会怎样提出一个美丽问题。
问题驱动思考,答案中止想象
终生适应,连续专精
那么,你要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值得花时间再次提升自己?或者你不必把时间耗费在哪些技能的提升上?因此,你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 我所在的领域或行业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 什么样的趋势对我所在的领域造成的影响最大?未来几年,这种趋势将怎样发挥作用?
- 我掌握的哪种技能最有用并且能使我非常好地适应新环境?我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
- 我应该掌握多种技能,还是应该只精通于一种技能?
- 我应该更多地思考与找工作有关的问题吗?还是应该自主创业?
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会首次碰到一些问题,搭建起最初的问题框架。另外,人们还要努力去理解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而这些问题则非常清晰地体现出人们面临的挑战。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阶段,尽管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必须以“为什么”字样开头。人们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尝试提出以下问题:
- 为什么会存在特殊情况?
- 为什么它会反映出一个问题或创造出需求和机遇?这些需求和机遇又是为哪类群体创造出来的?
-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满足这种需求或解答这个难题?
- 为什么你(你所在的公司或者组织)希望投入更多的时间围绕这个难题进行思考和确定问题?
关键的是,当问完所有的“为什么”类的问题时,在接下来的探询阶段,你就该考虑“如果”类的问题,并且必须要想:“我该怎样完成这件事?”思考怎样完成一件事就意味着进入行动阶段了,但该阶段仍需要靠问题来驱动,且多数问题都是要具有可行性的。
- 我该怎样决定哪个想法是自己要去努力实现的?
- 我该怎样检验那个想法,看看哪一部分行得通,哪一部分行不通?
- 当我发现自己的想法行不通时,我该怎样改变原有的想法呢?
最初的“为什么”+一系列“如果”+不断尝试“怎样”
“5个为什么”的方法起源于日本,由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Toyota Industries)的创始人丰田佐吉(Sakichi Toyoda)提出。几十年来,丰田汽车公司把连续提问5个为什么当成一种查找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的测试工具。比如,当一个有瑕疵的汽车零部件出厂后,丰田汽车公司会问第一个为什么,这时会产生最明显的答案,比如装配线上的员工犯错了。之后,通过问为什么他会犯错,根本性的原因可能就会慢慢浮出水面,比如员工培训不足。继续问为什么,丰田汽车公司可能会发现培训资金不足。接着问为什么会资金不足,问题也就转移到公司资金运用的优先权问题,比如钱应该被花在什么地方?公司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过度思考不如立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