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成就不了大事,失去好奇心的人,终将只能做个凡人。
更新历史
- 2022.10.31:完成初稿
读后感
不同职业大多相通,这本书不只是做优秀的运营人,而是如何做优秀的人。
读书笔记
我一直坚信:在用户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生、是小白。如果你真正把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你就会觉得一直亏欠你的用户。所以真正好的文章,一定是带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写出来的。所以,当你身处互联网这个行业时,一定要学会明辨是非。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不恋爱就结婚总会出问题的。人这一生,时刻明白自己每个阶段真正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活在别人的言语里,更没必要为别人而活。工作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老板。
没人喜欢加班,说自己喜欢加班的,百分之百不是真心话。只是说我们要有这个意识,每天多学一点儿,多进步一点儿。其实,很多人毕业之后的几年,把差距拉得特别大,就是这些小小的进步导致的。
因此,我欣赏厚积薄发且胸怀大志的人,羡慕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继续潇洒前行的人。但我从来不羡慕那些成功者,反正羡慕也没用。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对人生失去了向往。虽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但如果是我,我会觉得失去向往的人生很可悲。
运营能够帮助一个人练就平和的心态,你可以用在这个过程里磨炼出的特质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很多时候,一个人只是看起来优秀,或者说是他的平台把他衬托得优秀,而不是真的很有能力。运营工作,说到底是需要解决问题的,需要接地气。所以,我从来不喜欢空谈战略、大谈道理的人。我宁愿把时间用来做点儿实事。
你会发现,真正优秀的运营人员都是非常踏实的,从一线摸爬滚打做起来的。所以我说的这个霸气,是以踏实做事为先决条件的。
总之,我对霸气的定义是:做事要求极致,只争第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骨子里面有一种对任何人都不服气的劲头;相比别人的认可来说,更看重自我认可;当你拿到一项工作时,能够把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体现出来,能做出特色;就算你换了工作,甚至更换了行业,你也一样能把它做好。因为你骨子里面不看别的,只看能否给自己一份满意的交代。我想,这就叫霸气。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成就不了大事,失去好奇心的人,终将只能做个凡人。
运营人员的自信心是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所以不要小看一些细节、小事,如何能从各种运营工作的细节中找自信,发现运营工作的乐趣,是每个运营人员必须努力探究的重点。
越是优秀的运营人员,他们的性情越接地气。原因很简单,跟用户接触久了,都会这样。因为运营工作就是要搞定用户,不能跟任何用户端架子,否则用户就会和你离心离德,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打破了。
我要解释一下何谓“用户金字塔模型”,既然是金字塔,那一定是有级别划分的。而我的理解是:
- 第一级:社区的管理人员,具体指的是需要面对用户的运营人员。
- 第二级:用户管理工具,如版主体系、社群(兴趣小组、部落、联盟、公会等),还有就是用户在社区中自发形成的组织。
- 第三级:有价值的用户,就是那些在社区里面足够活跃,并且能够为你的社区贡献有效价值的用户。
- 第四级:一般性用户,即社区里面的普通用户——社区里所谓的那“80%的用户”。
一般情况下,社区里最有价值的用户可能未必能占到社区的20%,像早期BBS贡献UGC的用户,一般比例都不超过10%,算上其他各种有效用户,也不见得能到20%。而里面的灵魂用户也许就只有几个而已。
用户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互相影响。你的产品和功能满足了顶端这些用户,其他用户自然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社区都是靠20%的核心用户带动剩余的80%的用户,由20%的用户去建立社区文化,最终影响那些80%的用户,而你不能本末倒置。
针对个人驱动力的培养,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一个前提:培养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兴趣
- 这决定了你对工作的付出,即在上面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如果你很热爱这项工作,无疑代表着时间是没有限度的。
- 两个意识:数据意识和用户意识
- 在运营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数据、事实、结果说话,所以运营人员需要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用户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用户意识需要靠多年孜孜不倦的用户工作的打磨。能和用户打成一片,才能锤炼出一个真正蜕变的自己。
- 三个工作思路: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
- 学习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做运营的从事的工作的复杂性较高,工作的多样性较多,需要时刻保持学习新技能的激情。俗话说“技多不压身”,练就一身很强的综合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的后天可持续发展会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个顶级社区一定是“双灵魂”的,即一定有两类“灵魂”人物:
- 一个是官方的灵魂,什么样的运营人可以成为灵魂?一句话概括——谁能真正把这个社区当成自己的儿子,谁就是灵魂。灵魂不一定是CEO。只要用心,谁都可以成为灵魂,无论你现在身处何种角色。
- 另一个是用户里的灵魂,什么样的用户能成为灵魂?对社区有超强的忠诚度,在社区有至高的影响力,能代表社区的气质。甚至可以说是社区的形象、品牌代言人的人。
所谓灵魂,其实就是工作中的精神领袖,以及用户金字塔塔尖的顶级用户。灵魂是社区的重中之重,魂丢了,则社区危矣。因此,对于每个社区来说,都一定要培养出至少一个灵魂用户
运营美女用户的方法和技巧
- 第一,区别对待。对于非常难搞定的用户,比如互联网小白,因为她们不怎么懂互联网知识,平常上的网站也没几个。所以你沟通起来会比较困难。对于这样的用户,只能选择放弃。毕竟你还需要留着精力和时间去联系那些有可能会跟你合作的美女。
- 第二,美女用户的素质各不相同。一个质量很高的美女帖子是极其难得的。90%的美女都不擅长起标题,经常会拟一些诸如“第一次”“我来发帖子了”等低俗的标题。有时候甚至只有一张照片,连基本的文字内容都没有。
- 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放下一个老爷们的“自尊”,模仿女孩子的语气,硬着头皮、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改标题、改内容、上传图片。毕竟是美女用户,不好好利用是很可惜的。
- 第三,准备好在任何时间接招。美女的作息一般是乱的,有很多人是在半夜才上线,甚至每天任何一个时刻都有可能。所以你要有一颗淡定平静的心,准备好在任何时间接招。
- 第四,你必须懂心理学,必须会关心人、安慰人。我经历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当年猫扑上有位特别出名的空姐,因失恋在社区里发帖发泄,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于是我用自己仅有的心理学常识去安慰她,给了她很多鼓励和支持,结果,就在第二天,她又和男朋友和好如初。从那以后,这位空姐就把我视为救命恩人,时刻关照我和我的社区了。
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手段和运营手段刺激用户,让用户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其实,这就是在满足他们的收集癖,而他们收集的则是:存在感、荣誉感、别人和自我的认可感。
如果零预算就可以把一场活动办得高大上,且完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有什么理由花那么多钱呢?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分享一些在预算极少的情况下如何办好一次活动的经验。
经验一:在日常运营工作中,学会积累用户资源
在运营工作中,积累用户资源是每个运营人员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具体如何去做,在前面的内容里已经提供了一些入门级的方法和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用户资源不在多而在精,更在于平时的积累。
经验二:牢记活动的目的——这是很多运营人都容易忽视的一点
切记,活动运营,不是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如果一个活动的意义很大,比如能给公司带来收入,你可以去找销售部门寻求支持,毕竟关系到公司业绩他们会很乐意帮忙;如果是你所在的部门负担收入,你可以将活动的成本一起算进去。相反,如果一个活动意义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做的必要,或者你都没想清楚,那宁可不做。做任何活动之前你都必须拿出至少一个能够说服你的领导和你自己的理由,否则你即使做了也是做无用功。
经验三:巧妙解决活动没有奖品的问题
关于做活动没有奖品的问题,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对此,我一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第一种,找赞助。
- 第二种,联合销售部门一起做。
- 一般来说,做活动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很多运营人员只知道一个劲地闷头傻干,忘记了活动本身也是可以售卖的;另一种是做活动纯粹为了销售和增加收入。前者过于盲目,后者功利性太强,而最好的活动需要两者有效的平衡——既兼而有之,又能相互促进。怎样才能做到如此完美呢?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心——如果你把活动做得独具匠心,是很可能具备售卖性质的。
- 第三种,寻求领导的帮助和建议。
- 这个办法建议作为下下策使用,记住一点,永远不要把问题抛给领导。
- 经验四:制作活动文案的一些细节和技巧。在制作活动文案时,希望大家牢记以下几点:
- 第一,标题。和帖子一样,活动文案的标题相当重要,有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整个活动文案成功了一半。为此,标题必须夺人眼球,索然无味的标题用户甚至都不会去点(关于如何写好一个标题的方法,我在前面已有介绍,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 第二,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一般包括:活动简介、活动大图、活动流程、奖项说明、奖品介绍和注意事项等。每个环节都必须仔细斟酌,务必做到精简凝练。为了突出重点,你可以用黑字或彩字加粗,段落保持清晰,一目了然。做这些准备工作时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务必要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使用户明白此次活动的目的,这样才有可能吸引用户的参加。
- 经验五:活动运营的灵活性
- 我刚到猫扑时,做的第一个活动就使我负责的版面数据增加了3倍。当时的主题是“美腿大赛”。基于这个标题可能会出现的某种不正面的误导,以及这种活动可能出现的弊端。我刻意在标题里加了“健康”二字,变成“健康美腿大赛”。这样某些不合格的作品便可轻而易举地被限制参赛。
- 经验六:活动永远是“做”出来的,尽力体现出活动的效果。永远不要抱有任何幻想——等着用户来参加你的活动。要记住,最好的活动永远是运营出来的。对此,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增加运营效果:
- 第一,注重运营活动的作品。想要凸显活动效果,你首先要保证活动必须有足够多的、高质量的作品,这是你努力的方向。你必须对活动的细节了如指掌,这样有利于你及时、准确地筛选出合适的作品进行重点推荐,增加用户的黏度。合理地运营活动作品,不仅可以对活动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还能帮你锁定哪些是需要站外推广的内容。
- 第二,站外推广。结合站外推广,促使你收获更棒的产品推广效果。目前常用的渠道有微博、微信、QQ空间等。使用站外推广时一般需要强调内容本身,因为单纯的推荐主活动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大,所以你不如尝试推广活动中的参赛作品。具体方法是:将参赛的作品单个进行宣传,或者通过合集的方式,把最好的作品整合起来进行传播。
- 第三,利用站内有效的资源(广告位、推荐位等)。关于站内推广,我必须说的一点是:你要清楚自己的网站有哪些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如果不清楚,那就在平时多注意归纳积累或咨询相关负责人士。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运营的其他环节也会涉及这些内容。
收集癖就像集邮一样,用户会不遗余力地收集社区里面他认为有价值的虚拟物品或者现实物品,以便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数目越多,他越会感觉刺激好玩。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现实生活里也有这个心理倾向,只是社区用户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会适当地加入一些在运营和产品工作中涉及的应用部分。
在社区里,用户最想要的一定是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
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数字而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导致最终偏离定位。这样到最后,你也只是积累了一群跟自己定位毫不相干的用户。这样的用户,哪怕再多也没任何的意义。要记住,不是所有用户都有价值,只有目标用户才最有价值。
没有耐性的产品经理一定做不好产品,更没有心思去接触用户。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重视程度,无论做任何工作,都是受用的。
几个招人的基本标准:
- 第一,只看钱的,不要录取。对方奔着薪资来,一定留不久,任何公司对他来说都只是个跳板。这样的人,他的能力越强,对你的公司反而越容易造成威胁。试想,如果其他公司给的工资更高,他分分钟就可以辞职走人,去到别的公司创造业绩,从而成为你最强大的仇敌。
- 第二,不以自己真实的实力去匹配适合的价值,反以行业或者周围人的价值为自己定价值,这种人没有自知之明,你跟他说再多也无异于浪费口舌。
- 第三,像上面事例中的面试者,我跟他说了那么多,他却依然不听劝,说明此人非常固执。
总之,企业最需要的无非是两种人。第一,忠臣:能把老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人。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或者自己的儿子,有这种想法的员工是可贵的,公司应当尽力挽留,珍惜并重用。第二,智者: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能一如既往坚持的人。一个员工不可能一辈子为你打工,在他成长的阶段,你为他提供平台,让他陪伴你的企业一起成长就已足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一个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并且能始终坚持去做的员工,是真正能够用心工作的人。对于这样自觉的员工,公司应当多给对方一些机会。
懂运营的人转产品非常容易。其一,做运营的人跟用户打交道的时间足够长,更懂用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诉求。其二,有了运营工作的经验基础,在制定产品逻辑时也会更加接地气。
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总结下来,我觉得是这样的:
- 第一,首先看这个项目是否靠谱。
- 这是基本的出发点。即便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你也应该静下心来理性思考、长线分析。如果这个项目根本不靠谱,那就不要参与。
- 年龄越大,时间越宝贵,年轻时可以义无反顾,但千万别抱有侥幸的心理。
- 第二,看老板的格局。
- 老板的格局决定公司的未来。性格这玩意,是骨子里面的东西,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老板也不会因为你而改变。老板永远不会把你摆在和他平等的位置上,因为他是老板。
- 有魄力的老板有吗?有,他们都成功了。但你敢拿你的青春赌他的未来吗?你不敢。
- 人品是很重要的,人品差的老板别跟,跟了你一定后悔。
- 第三,看这份工作能给你真正带来什么。
- 选工作看钱,说白了只是下下策。钱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没有哪个公司是完美的,如果你为了学东西,那就得懂得舍弃。如果这个公司能给你带来蜕变,那绝对是最值得的。
- 第四,看你的领导。
- 领导是你的引路人,但并不是每个领导都能辅导你的具体业务,所以往往很多人的经验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 遇到懂业务还能放权让你做事,给你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支持你的工作,真心帮你提升的领导,你就应该懂得珍惜了。相反,帮你做工作却不能帮你指明方向、对你的错误一味纵容的领导,那是害你。
- 第五,最后才看薪资和待遇。
- 有些时候,眼光还得放长远一点儿,属于你的早晚都会属于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有一些同学,毕业时工资就七八千。那时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可现在依然如此。
要顺势,不要逆势。我的经历其实一直都是逆势。如果当年进入的是一个成长型的顺势公司,以我的努力程度,本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很多时候,趋势是不可以逆转的,毕竟大部分人不是决策层,公司因为你一个螺丝钉的努力而改变,这种概率不大。
好的平台能让你的成长加速,让你的个人价值加速,增强自信心,赢得美好的未来。总之,有时候,选择比能力更重要。
关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必须切实可行,定5年以上的职业规划毫无意义,5年后,你还不知道在干吗呢。
运营人员必知的30个硬道理
- 无情之人,做不好社区
- 工作想要做到最好,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把工作当成工作;第二种,把工作当成事业;第三种,叫把工作当成儿子。
- 最好的运营是综合能力够强、视野面够宽、内心够强大,且耐得住寂寞的人。
- 最好的产品,是一个能衔接好各个环节的纽带。
- 能成为你的领导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如果遇到一个业务能力很强、人品不错,又肯教你本事的领导,那就知足吧!其实,什么都懂的领导,真没那么多。
- 从没接触过用户的产品经理根本不配做产品。你做的其实是一个只满足你个人需求的产品。
- 厉害的公司的确能给你一个光环,但不代表你就厉害。
- 工作前10年是积累经验最好的时期,这10年决定你的未来。这10年里,至少要在一个公司好好沉淀3~4年,因为经验是需要连续的。
-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什么?他们更看重你在以前公司积累的内在的东西,不是你平时做了什么,而是你做出了什么成绩,你有什么资源,你在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你给这个公司带来了什么。不信你去问问猎头。
- 有很多人,都是在不断跳槽中迷失了自己。
- 抱怨是徒劳的,再怎么抱怨,活儿也得继续干。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六个字:要么忍,要么走。
- 在团队里到处传播负面情绪的人,一定要开掉!哪怕他能力再强也要开,因为他抱怨得越多,内心就变得越弱小。
- 自学能力对于所有互联网从业人员都非常重要。尤其是运营人员——因为运营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没有正式的教程。
- 运营,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实战才是王道,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课,不如自己多练一次,基本功很重要。
- 我不相信任何方法论,因为运营更需要灵活性,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必死。
- 以前做运营的时候看那些产品,觉得它们有一堆问题、缺点。当我自己做产品时,发现做产品真的挺难的。这时候,我再回头看运营,又是另一个视角。人生就是这样,别总说别人的不是,只要换个角度,你会发现,谁都不容易。
- 一个好的运营会懂得感恩,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用户感染、感动,会发现他们其实挺可爱的。
- 不要把自己的责任归咎给用户,工作做不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 做运营,一定要经常逼自己做总结,别只顾闷头做事。有太多人肚子里的墨水就是倒不出来,你说难受不?
- 谁都可以成为一个社区的灵魂,灵魂不一定是CEO。
- 工作最可贵的是什么?工作过程中磨炼出来的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关注、坚韧和坚持、逆境商、做事的魄力、价值观,这些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制胜法典。
- 有时候,选择比能力更重要。会选择是一门学问,事实就是这样。
- 用户运营的核心出发点只有四个字:尊重用户。
- 工作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想想你离开这个公司还能剩下多少东西?如果啥也没有,那就继续干活吧。
- 你永远遇不到最完美的公司,在任何公司,你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要做个有心人。
- 你有生之年不可能做完运营工作所涉及的所有环节,但你可以尽量涉猎。涉猎的前提是,把当前你正在做的东西先夯实好。
- 我说我愿意用10年时间来磨炼自己,可以承受任何委屈、任何苦楚、任何不被理解,摒弃钱的诱惑,积累冰山以下的东西,换我未来10年、20年的生活。有人说:“类,你太傻了。”爱咋说咋说去吧,我相信傻人早晚会有傻福。
- 有一点我很庆幸,从小员工升到总监,我一级都没落过。每一级,我都收获很大。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没恋爱就结婚,一定有问题。拔苗助长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得看人。
- 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当年我误打误撞进了互联网,并慢慢喜欢上了它。这说明兴趣是可以被改变和慢慢培养的。
工作越久,职位越高,懂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很“无知”、啥都不懂。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学无止境,我还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