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摘】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我怀疑没有爱过这个世界的人,怎么有资格对世界表示不满。


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

一个好的艺术家只是被这个世界所影响,然后真诚地去陈述世界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仅此而已。

如今月明夜更凉 搔断白发为你赋一阕新词 上半阕 老来多健忘 下半阕 唯不忘相思

山里有首小情歌 鲤鱼儿找到鲤鱼儿 云雀儿看见云雀儿 春水流入秋水 夏泥化作冬泥 性相近的 在一起 心相知的 要分离 雨还没落呐 鞋已经湿啦 红花儿开出红花儿 山曲儿哼成山曲儿 东风经过西风 南篱对着北篱 种瓜木的 会结果 种因缘的 无尽期 天已经黑了 人不能睡呢

不同于英国人来印度,为了拾取微弱的贵族余晖;也不同于美国人来印度,热衷于灵修与冥想的另类嬉皮;中国人来印度,是因为:直到来了印度,你才能真正了解“东方”的全部含义——也许聆听了佛陀,你才终于懂得了老庄;也许看到了泰姬陵,你才开始理解梁山伯;也许尝遍了咖喱的辛辣,你才学会欣赏汾酒的香糯

冰冷的河水就像是湿婆的双手,一边毁灭一边创造——毁灭了黑暗创造着光明。而在湿婆之上,众神的背后,印度教徒相信有一种更伟大的力量:梵,那是宇宙的终极真实。

如果你只是一粒沙,整个宇宙全部的空间都是你的,因为你既碍不着什么、也挤不着什么一般地一无所有;你面对无垠的开阔,你是宇宙的君王——因为你是一粒沙

唯一的远方就是那本自清静的你自己。

观心的重点不是心怎么样,是不是至美至善,是不是让自己满意;而是“正念”与“觉知”,是“观”与“发现”。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发现”本身就是成就。修行就是去发现,然后才谈得上对治。

总之,每一个坏消息后面,都一定跟着一个好消息。而最坏的坏消息可能是:好久都没有任何消息,你一直处在昏沉和愚痴里面。

所有的和谐背后,其实是深深的不信任。不信任他人的智慧与宽容,也不信任自己的立场。

坦诚而真挚的自省,是对他人最温柔的提醒。我们总是太过轻易地对别人提出建议甚至命令,那是因为,建议与命令比理解容易。

我们总是在了解别人到底想去哪里之前,就急着为他们指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地图对所有人都有用。

我们总是先对某事执著,然后开始自己编造故事,进而与故事纠缠,最后被故事捕捉。

如果有人向你承诺,要相信开口的那一刹那他是真实的,不要怀疑。如果有人背弃承诺,要相信他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做不到的,不要苛求。如果有人欺骗你,要相信他也许只是想保护自己,不要说破。如果有人欺骗自己,要相信他只是还无法承受真相,给他点儿时间。如果当我们全心成就一个人,他却射来毒箭,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方法有问题,再给他机会,也给自己机会。如果当我们成就了这个人,他却叫我们离开,那就离开,只有离开才能成就更多的人。谢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让我们开始学习,不畏惧、不悲伤、不放弃。

头颅因制高而代表庄严,双足由行走而关乎自由,当身躯全然放舍,当头颅终于与双足平齐,灵魂才第一次了解自由的价值:自由是一切庄严的本始基与母体,唯有自由的生命才有庄严可言。而自由,来自无有所求,甚至对于自由本身,都无所追求。无求,所以无欲,所以无畏,毫无保留的舍离才是最强大而非暴力的力量

因为希冀之心,不习惯没有欲求。心中没有欲求就好像脚下突然没有了地板——原来“自由”只是叶公的龙。习惯于攀缘的心还没有学会享受真正的自由,就好像沉溺于悲伤的妇人其实不舍得放下悲伤一样。

原来生命的丰盛不是欲求带来的呢,一如夏花,并不因我们的祈求而盛开,却因我们的平静而美好。

一旦有一件事你是永远不能接受它发生的,这件事就是你生命中最大的威协

我怀疑没有爱过这个世界的人,怎么有资格对世界表示不满。

独处需要智慧,也增长智慧;独行需要勇气,也增长勇气;陪伴那些无法独处亦不敢独行的人,需要慈悲,也增长慈悲。

所谓严于律己就是:坚持你认为对的;所谓宽以待人就是:允许他不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