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摘】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


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那情景,就像站在峰顶俯视晚霞下一座座自己曾经翻越过的远山,充满着沁凉而又恢宏的诗意。

终得安全

或许我们的生活里一直都有一个读书会——只是母亲的疾病才让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我们没有过多谈论读书会本身。我们谈论书,谈论我们的人生。

我们都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太多该做却不能都做到的事。不过,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一件事:读书跟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在阅读母亲心爱书籍的时候,我总是无法不想起她——而在我向他人推荐这些书的时候,我知道母女亲的一部分将会随之而去,传递给别人;母亲的精神也将会活在这些读者中,她对这个世界如此这般地爱过,那些爱也将会启发这些读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

相约萨马拉

这本书讲的是不要鲁莽行事、自恃过高、出于傲慢固执不愿道歉。提醒我们要反思,人如果一直被某种方式教育,就觉得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了

七十空性论

波拉尼奥和托马斯如今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回忆。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写了有关伤痛的故事,而是他们的书,是母亲生病后和我第一次一块阅读的书,而且带来了某种希望,与奥赖利医生带给我们的截然不同。这两本书告诉我们不必退缩和孤立自己;即使母亲和我行走在不同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不必在意生病与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此外,阅读提供的沉着力量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尤其是在母亲生病后出现的恐慌和巨变。

我们讨论这两本书里出现的三种足以改变命运的人生选择:一种是角色最终明白他们永远无法重头来过;第二种是角色原本以为还有退路,直到最后才发现已到尽头;第三种是角色认为自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事后才发现,最初以为没办法改变的事其实本可以改变,可是却为时已晚。

母亲一直教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先想想做了决定后还有没有可以反悔的机会,要懂得做两手准备。当你陷入两难的抉择时,选择那个在必要时能重新再来的一个。不要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路,而要选择有逃生出口的那条。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假思索就愿意搬去异国他乡住一段时间的原因。如果你只待在家里,就没有机会去其他地方。但不管你去了哪儿,总还有机会再回家。

我跟母亲说,我们看的这些书不仅都是大部头,还有一个相同的主题:人们对于命运承担了选择后的结果。 “我觉得大部分好书都是关于这个主题的。”母亲说。

初恋

《初恋》是一本关于同化、反犹太主义以及女权的书。故事以玛乔丽令人失望的苦涩结局告终,让众多读者为之扼腕,但我相信这个结局正是沃克对玛乔丽成长环境批判的重要部分。书中的结尾,玛乔丽终究无法实现众人对她的期望,这比她成为大明星带给读者的冲击要大得多。

书能帮助我们诉说,让我们在不愿谈及自身的时候,有话题可以聊聊。

禁忌祈祷书

当然,我们所有人都会离去,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后,也可能就在明天,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但我的意思是,谁能够真的玩得起这个智力游戏,或者真的能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况且,得知两年后“可能”会死与“一定”会死有着天壤之别。

有时人们态度不好是因为他们不快乐

所有伟大的宗教都有着对书籍的热爱,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热爱。每本书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对每本书的敬意是相同的。

非普通读者

你喜欢上的第一个城市总是会对你有着非凡的意义

看书是为了接触其他生命和其他国家的。我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才看书的呀,凯文爵士,我还苦于没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呢。如果想打发时间,不如去新西兰好了。”女王想,阅读之所以对她有吸引力,在于它的中立:这正是文学最尊贵之处。书不关心是谁在阅读它们,或者有谁没看它们。所有的读者都是平等的,包括她在内。

蜥蜴笼

只要一个人能够守护自己的幸福,那么他会留住让生命值得为之活下去的东西;而当他已不能守护自己的幸福时,也明白,他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了

大陆漂移

我发现如果一本书太愚蠢,通常是因为作者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或者那本书毫无价值,又或者因为整本书就是一个从头玩到尾的把戏。如果你先看了结尾,你就不想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了,哪怕一本写得很好的书也可能是愚蠢而浪费时间的。

“不,一点也不介意。当然对我来说,会觉得很残忍。但是阅读与残忍有关的书,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重要?” “因为当你阅读了,你就更容易去辨识残忍

在看《大陆漂移》时,你会目睹一场生命的破碎,有点《相约萨马拉》的影子,一个错误决定足以毁掉一切。对于书中的奥夏娜来说,不仅仅是那个错误决定的问题,脆弱和固执同样导致了恶果

面纱

“我觉得另一些真正勇敢的人,是那些敢于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不同主张的人。身体的勇敢是一个方面,但有时,过分好胜逞强反而是愚蠢的行为,尤其为了救一个鲁莽的人,反而让其他人陷入危险之中。无论哪次,只要我去难民营行动,我总是会与当地的同事确认好避开没必要的冒险,也绝不让他们做任何为难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母亲接着说。

大教堂谋杀案

毕业典礼的奇特之处在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某个阶段的完结,高中时代或大学阶段的句号。但它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束,而在于开始,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正念

我终于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母亲能够集中注意力,而我无法做到的原因,也是她可以把心思放在我和其他每一个人身上的秘诀。她甚至会用情绪来激励自己,帮助自己专注。母亲的重点永远放在那些需要去完成的事情上。我一定要趁她还在这里,还能教我的时候,好好学习这一点。

老师说:“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利己的环境,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这句话让年轻人无言以对,因为真相对于他们来说太过沉重了。

盐的代价

我忽然明白,感谢信不是你接受礼物必须付出的代价。许多孩子这么认为,但其实,感谢信是最微小的回报。感恩并不是指一定要回馈一些东西,而是当你得到祝福时的感受。感受家人与朋友对你的关心,希望你得到幸福。感受到这些,你的心里会充满喜悦。这就是感恩的真谛。

“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受到其他人的恩惠。但这并非像是负债于某人,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每一个人。人生可能会在一瞬间改变,所以每一个让你人生步入正轨、稳步向前的人,都值得感激,无论他们扮演的角色多么卑微。只要给予他人友谊与爱,你身边的人就不会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友谊与爱的表达都能让一切变得美好。”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你无法总是正确判断出该相信谁。有时你以为你做了正确的决定,往后还是会错。但当你与他们一起旅行、与他们一起工作、发现他们的人性,就会留心他们想找出什么样的信息?会不会跟别人说?然后你还要自己判断,他们做的这些有意义吗?如果你还不能完全决定,就再多了解一点。你不能什么都不做。”

法兰西组曲

“那些适于我们,围绕我们的美丽与奇迹,是快乐、勇敢,以及实现愿望的努力。为什么不让那颗饱受滋养的心,信任自身存在的力量呢?难道心不能不辜负始终温柔地引领、教诲的灵魂,倾听灵魂之声,相信未来是值得过去所有的付出呢?

布鲁克林

门诊结束后,母亲照例问了奥赖利医生她通常会问的问题,包括她的家人会怎么样,旅行如何,在看什么书。但这一次,奥赖利医生向母亲问了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你介意给我一个拥抱吗?”她问母亲。 她们两个轻轻地拥抱彼此,持续了足足一分钟。她们一样高,奥赖利医生穿着白大褂,金色波波头的短发轻抚着她的衣领。母亲的头发因为停止化疗长长了一点,穿着一件珊瑚色的中式丝质上衣。父亲和我尴尬地坐着,不知道该看向哪里。当你的治疗医生给你一个告别的拥抱,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暗示,这一点我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无比甜蜜、充满感情的拥抱,两个人互相安慰,就像是即将分开的姐妹,其中一人要离开,踏上遥远的旅途。

太多的幸福

如果你不愿祝福他的王国,那么不要为之祈祷。如果你愿意,不能光靠祈祷,还必须为之工作。

后记

母亲去世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被难以自拔的负罪感包围,后悔在讨论某本书的时候没讲该讲的,为什么没有说这件事情或者那件事情呢?讨论一本书的时候,我曾有过最好的时机可以说某件事,但一直没说。最终,我意识到读书会带来的最大礼物,是让我有时间和机会问母亲一些问题,而不是告诉她一些事情。

当然,读书会让我们读了很多的好书,让我们细细品味、思考、享受,让母亲在通往死亡之路的过程中得到慰藉,让我度过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

我经常会想起母亲教给我的东西:每天早晨都要整理床铺,不管是否喜欢;收到礼物立刻写感谢的卡片;即使在一个地方只度过一个晚上也要打开行李;没有提前十分钟赴约,就等于迟到了;愉快地倾听,哪怕你不愿意;每天告诉你的伴侣(孩子、孙子、父母)你爱他们;在书桌上使用衬架;手头上准备很多礼物,这样永远有东西可以送给别人;偶尔庆祝;对人要友善。

附录

本书内文所提作者及作品名

  • 华莱士·斯特格纳《终得安全》
  • 肯·弗莱特《圣殿春秋》
  • 约翰·欧文《为欧文·米尼祈祷》
  • 福斯特《霍华德庄园》
  • 伊恩·麦克尤恩《在切瑟尔海滩上》
  • 约翰·奥哈拉《相约萨马拉》
  • 鸠摩罗什《金刚能般若波罗蜜经》
  • 龙树大师《七十空性论》
  • 罗贝托·波拉尼奥《荒野侦探》
  • 迈克尔·托马斯《沉沦之人》
  • 胡塞尼《灿烂千阳》 《追风筝的人》
  • 苏珊·哈尔彭《疾病的礼仪》
  •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 基恩、卡洛琳·格罗斯、邓洛普《少女妙探》
  •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 赫尔曼·沃克《初恋》 《哗变》 《战争风云》
  • 朱丽娅《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
  • 罗曼·里夫《爱花的牛》
  • 克罗格特·约翰逊《阿罗有支彩色笔》
  • 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 《厨房之夜狂想曲》
  • 丽迪雅·斯通《粉红驴子布朗》
  • 伊恩·弗兰明《飞天万能车》
  • 罗尔德·达尔《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 J.R.R. 托尔金《霍比特人》 《魔戒》
  • C.S. 路易斯《纳尼亚传奇》
  • 爱德华·斯泰肯《人类大家庭》
  • 约翰·厄普代克《夫妇们》 《父亲的眼泪》
  • 约翰·F. 肯尼迪《勇敢者传略》
  • 索尔仁尼琴《古列格群岛》
  • 君特·格拉斯《锡鼓》
  • 亚历克斯·哈利《马尔科姆X 自传》
  • 埃里卡·琼《怕飞》
  • 埃丝特·福布斯《自由战士》《保罗·里维尔和他生活的世界》
  • 阿利斯泰尔·麦克莱恩《血染雪山堡》 《纳瓦罗要塞的火炮》 《链上的傀儡》
  • 蒂蒂安《一本公祷书》
  • 玛丽·泰尔斯顿《每日的力量》
  • 卡巴金《多舛的生命之旅》
  • 伯尼·S. 西格尔《爱,药物以及奇迹》
  • 玛丽莲·鲁宾逊《吉利德》 《管家》
  • 罗辛顿·米斯垂《微妙的平衡》
  • 安妮·拉莫特《怜悯之旅:关于信仰的思考》
  • 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 《魔山》
  • 杰拉丁·布鲁克斯《马奇》 《禁忌祈祷书》
  •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
  • 凯伦·康纳利《蜥蜴笼》
  • 辛迪·常《我悲痛》
  • 威廉·崔佛《弗莉西亚的旅行》
  • 艾伦·班尼特《非普通读者》
  • 伊迪丝·内斯比特《铁道儿童》
  • 亚瑟·兰塞姆《燕子号与亚马逊号》
  • 凯伦·康纳利《蜥蜴笼》
  • 埃利·威塞尔《夜》
  • 伊斯梅尔·比亚《长路漫漫》
  • 兰迪·波许《最后的演讲》
  • 约瑟夫·铁伊《博来·法拉先生》
  • 萨姆塞特·毛姆《萨默塞特·毛姆选集》 《人性的枷锁》 《面纱》
  • 杰罗米·K. 杰罗米《三人同舟》
  •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仙境》
  • 拉塞尔·班克斯《大陆漂移》
  • 威廉·戈尔丁《蝇王》
  • 但丁《炼狱》
  • 茱帕·拉希里《同名同姓》 《疾病解说者》 《不适之地》
  • T.S. 爱略特《大教堂谋杀案》
  • 卡巴金《多舛的生命之旅》 《正念》 《恢复理智》
  • 托马斯·曼《约瑟与他的兄弟们》 《威尼斯之死》 《托尼奥·克律格》
    《魔山》 《马里奥与魔术师》
  • 玛莉莲·罗宾逊《家园》
  • 夏目漱石《心》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盐的代价》 《火车上的陌生人》 《天才雷普利》
  • 提姆·拉瑟特《父亲教我的事》
  • 杰弗利·沃尔夫《骗子公爵》
  • 派特·康洛伊《伟大的桑蒂尼》
  •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水的颜色》
  • J.R. 莫林格《温柔酒吧》
  • 莫欣·哈米德《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 琼·狄第恩《不可思议的一年》
  • 丹尼瓦尔·缪努丁《其他房间,其他奇迹》
  •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奥丽芙·基特里奇》
  • 弗朗西斯·奥斯本《脱缰之马》
  • 萧伯纳《圣女贞德》
  • 苏珊·佩德森《埃利诺·拉斯伯恩以及良心政治》
  • 希拉·韦勒《像我们这样的女孩》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法兰西组曲》
  • 玛利亚涂·卡马拉《芒果的滋味》
  • 妙莉叶·芭贝里《刺猬的优雅》
  • 斯蒂格·拉赫松《龙文身的女孩》
  • 科尔姆·托宾《布鲁克林》 《大师》 《夜的故事》 《黑水灯塔船》
  •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克里斯托弗和同类》 《柏林故事集》
  • 厄普代克《父亲的眼泪》 《大机器》
  • 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第一女子侦探社》
  • 雷诺兹·普莱斯《心灵盛筵》
  • 爱丽丝·门罗《太多的幸福》
  • 玛丽·奥利《庙宇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阿瑟·米勒的话剧《推销员之死》
  • 彼得·谢弗的话剧《五指练习曲》
  • 赫尔曼·梅尔维尔百老汇剧本《比利·巴德》
  •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纽约黑帮》
  • 彼德·谢弗的戏剧《家离恨天》
  •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看房者》
  • 休·格兰特的浪漫喜剧《真爱至上》
  • 颂歌《小伯利恒歌》
  • 尼克·麦克吉根指挥的《弥赛亚》
  • 莫扎特《欢欣,雀跃》
  • 电影《欢乐梅姑》
  • 芭蕾舞《吉赛尔》
  • 珍妮特·苏斯曼出演《海达·高布乐》戏剧
  • 保罗·斯科菲尔德出演《狐狸》戏剧
  • 电视剧《第一女子侦探社》
  • 真人秀节目《真实世界》
  • 传单《选民十戒》
  • 电影《从伤害中返回家园》
  • 电影《人鬼情未了》和《辣身舞》
  • 电视剧《这是你的人生》
  • 著名电视剧《全家福》
  • 音乐《你有一个好友》 《从上看从下看》 《知更鸟》
  • 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 百老汇音乐剧《酒店》
  • 电视剧《法律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