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就像阳光,简洁集中才能点燃别人
本书旨在鼓励那些处在迷茫与困惑中的年轻人行动起来,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去发掘自身的潜力;告诉年轻人不要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也不要沉湎于对未来的空想,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鼓励年轻人努力把握每一个普通的机会,因为没人能预料究竟哪一个决定会帮助自己登上更高的台阶;要使年轻人明白,与其空等机会,不如去创造机会;告诉那些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或“怀才不遇”的年轻人走出困境的方法,帮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使那些犹豫不决的年轻人懂得,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限制一个有知识、意志坚定的年轻人的事业。
马登非常注重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良好的品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而成功往往就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他把获得成功与财富的秘密告诉读者,但是他反对贪得无厌及过分功利。在他看来,生活的目的在于成就崇高的生命,那种牺牲家庭、名誉、健康,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金钱的人,无论积累了多少财富,都是人生的失败者。
别人眼中的难题恰是你最好的机会
不要轻易放过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
留心生活,日常现象中也蕴藏着非凡的机会
那些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当他们发现并抓住机会时,就像在大地上播下了种子,终究有一天,那些种子会扎下根——发出芽——结出果实,从而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去更多的机会。那些脚踏实地,工作稳重扎实的人,实际上就是在慢慢地靠近幸福和智慧,他们面前的道路会变得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平坦,前进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主动寻找并抓住机会,而不是空等机会来临
强者创造机会,弱者等待机会。
勤奋的人一直不断地努力工作和学习,懒汉则不断抱怨自己没有机会;细心的人在人生的各个角落寻找机会,就像采集百花精髓的蜜蜂,粗心的人则总白白地让机会女神与他们自己擦肩而过。每一天的生活情景、遇到的每一个人,对于有心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机会,都会给他们的人生加入新鲜的元素,为他们的知识仓库增添有益的储备。
伸出自己的手,就有机会建立崇高的事业
只要你善于发现,你的身边到处都是机会;只要你善于倾听,你就会听到那些寻求帮助的人们日渐微弱的呼救声;只要你有颗仁慈的心,你的工作就不会只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利益;只要你愿意伸出自己的手,就一直都有崇高的事业等待你去创造。
迪恩·阿尔福特曾经这样说过:“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些时刻足以抵得上许多年的时光。我们会很无奈地发现,时间所承载的价值并不均衡,事情的重要性绝不能按照它所占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某个偶然的事件从开始到结束也许只持续了5分钟,却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可是,谁又能够预先知道,究竟哪段时间才是决定我们一生命运的那个关键时刻呢。”
历数历史上的成功人士和杰出人物,他们在生活中也都饱受命运的磨难,但是,强者总是能够找到生命中的支点,他们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勇敢地承受生活的艰辛。他们在贫困的岁月中走过,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冲破重围,脱离穷困的同时也摆脱了平凡,成就了卓越和伟大。
时间就像一个隐形的朋友,每天它都会如期拜访我们,用它那双我们看不见的手带给我们无价的礼物。然而,如果我们不善加利用,礼物就会偷偷地溜走,就像针尖上的一滴小水滴跌落大海一样,我们的时间滴落在时间的河流里,悄无声息、无影无踪。
合理利用好你的“等待”时间
每天找回被浪费掉的一小时
而且,虚度光阴除了是对时间本身的浪费之外,其更大的危害在于被浪费的精力。无所事事和懒惰闲散足以麻木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肌肉日趋萎缩。奋发工作能让一个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耽于安逸则能使他意气消沉、委靡不振。那些总是走在时间后面的人最终也将被成功抛在身后。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珍惜并且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你可以利用那些闲暇时间为自己培养健康积极的爱好:可以是跟自己的工作相关的一些爱好,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可以开辟新的领域,研究、学习新的知识,用以拓展自己。无论作何选择,都要时刻牢记“逝者如斯夫”——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流过,一去便不再复返,请务必善用之。
当一个年轻人正在专心致志于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时,相信没有谁会去对他的前途表示担忧。然而,工作以外的时间呢?他中午是在哪里吃的午饭?晚上他离开自己住的地方去了哪里呢?晚餐之后他都做些什么?周末和节假日他又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年轻人是如何度过他工作以外的闲暇时间,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品性。
绝大多数不求上进、自我放纵的年轻人都不会善加利用从晚餐后到睡觉前的那段宝贵时间。另一方面,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们则大多数都是勤奋的、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们会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用以学习或者工作,以便提升自我。对于年轻人来说,每个夜晚都是一份严厉的考验
时间就是财富。有谁能像种子不断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养分一样,珍惜所有的时间,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谁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让生命的指针对准你天赋所在的方向
罗伯特·沃特斯说:“有天赋的人总是会体验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冲动,这种冲动把他吸引到一个特定的职业里去,而他本身就是为这种职业而生的。不管在他周围存在着多少困难,也不管他的前途看起来多么没有希望,他仍然会满怀着兴趣和愉悦,去追逐这份属于他的事业。当发现他在他选择的这个方向上的努力难以维持自己的生计,当他发现自己穷困潦倒、无人问津时,他也许会像伯恩斯那样,不时叹息着回顾过去,想象自己当初如果选择了其他职业,也许境遇会比现在好得多。但是,尽管如此,他依旧会坚定地追求着他喜欢的事业。”
大自然从来不会简单地复制一个人,每个生命的诞生都会打破已有的模式,构成每个生命的神奇组合都仅出现一次,所以各不相同。
当一个人全力以赴地在做某件事情但是未能获得成功时,我们绝不应该就此冒冒失失地下结论,认为他无论在任何事上都无法获得成功。
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前,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
整个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在十几岁之前,在某一领域的学习或工作中,显现出伟大的天赋和非凡的才能。绝大部分的男孩女孩,即使提供给他们内心所渴望的那些职位,他们也很难在15岁甚至20岁之前确定究竟哪一个才是他们一辈子的事业。他们每一个都在叩问自己的内心,企图从中寻求到一份能在某个行当里超常发挥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找到。 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去推掉你现在手中的责任,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完成自然而然肩负在你身上的工作。
所以,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具备与生俱来的伟大天赋而感到沮丧。每个人所应该做的是:不管命运将他放在哪个位置,尽可能地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并且在面对重要的机会或抉择时,遵从自己的本性,迈向内心指示的那个方向。让职责成为指路的星辰,而成功则成为衡量能力与勤奋的王冠。
顺应内心的追求,人生才不会庸庸碌碌
如果你怎么努力也没法把你的工作做到最好,那么请及时省察一下,你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适合你,或者这个工作是不是真的能够引导你走向成功。
有一句广泛流传的名言:没有任何一个发现自己天赋的人会成为庸庸碌碌之辈;也没有任何一个优秀的人,在错误地判断了自己的天赋时,还能够逃脱平庸的命运。
不要把精力花费在你没有优势的事情上
你的聪明和才智就是你的天赋,真正适合的工作能够使你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你与你的工作就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而工作本身也会激发出你全身的能量。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你已有的经验,并且与你个人兴趣相符合的职业。这样一来,你不仅收获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还使你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才是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本。
要警惕这样一种想法:在某一个方面“你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至极”。要知道,大自然总是讨厌那些半途而废的作品,并会在这些半成品上刻下自己的诅咒。所以,做不到完美就很难得到好运的眷顾,因此也就很难获得最后的成功。
从事与本性不协调的工作只会导致平庸
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要管自己能赚多少钱或者得到多大的名声,应该想明白哪些工作可以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要选择那些能使你得到发展、使你展翅高飞、使你有所成就的职业。你的最终目标不是钱财、地位或者名望,而是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自我实现比获得钱财更重要,比声誉地位更尊贵,而一个人的个性和品质比事业更具有价值。
你的双手在动作时必须要有优雅的风度,同时也要保持沉稳有力;眼光一定要敏锐警觉,能够观察细致、明辨是非;内心一定要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待人真诚;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尽量做到过目不忘、精确细致、全面周详。
要想达到事业上的顶峰,你就要从基础部分开始努力。只要是和自己的事业相关的任何事情,都要谨慎认真地对待,要清楚所有的细节
卢梭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如何负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即使他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足够的资格从事任何他应该从事的相关工作
爱默生说:“做好那些指派给你的事情,不要期望太甚,也不要好高骛远。”金融界名宿罗塞尔·塞奇说:“对于没有人脉、没有背景、单枪匹马的年轻人来说,事业起步的最好办法就是——首先谋一个职位,第二要保持沉默,第三要留心观察,第四要忠诚,第五要让老板觉得他不可或缺,第六要懂礼貌有教养。”在如何获得成功这个问题上,约翰·沃纳梅克给年轻人提出的建议是这样的:“要注重实际,还要关心细节,为人应该诚实、廉正、谨慎。”他的座右铭是:“做下一件事。”
卡莱尔说:“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只要他把全部努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也一定会取得一些成就;反之,再强悍的生命,假如他把注意力分散到很多不同的方面,那么最后也将一事无成
一个人只要集中起全部的注意力,运用起所有的智慧,坚定不移地追求一件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失败。扔出去的子弹,无法穿透一个帐篷,但射出去的子弹,却可以穿透橡木板。寒冬里的阳光照射并不强烈,但是,如果把阳光聚焦起来,也能轻易燃起火焰来
一个人如果能把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就不会使自己过于劳累;相反地,假如他头一天疲于奔命的话,紧跟着的一定是疲倦和困顿,那么到了明天他就会被迫放慢脚步,让工作节
奏变得很缓慢,结果自然是得不偿失。
查尔斯·狄更斯说:“任何一种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集中注意力,这是唯一经过检验的正确的方法。我可以确信无疑地告诉你,我对小说的构思和想象都来自于我平时的工作习惯——即全神贯注地思考那些很平凡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且每天都坚持这样做。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总是在同一段时间内关注好几个不同的领域,导致注意力和精力过于分散,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最终一事无成。这些人之所以无法实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一种更加智慧的做法,即坚持到底不松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个行业,努力成为该行业里最有资格的权威人士。相反地,他们选择四处出击,不论哪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都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最后只能学到一点皮毛。
假如一个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失败的几率是很小的。成功的人之所以会超越其他的人而取得成功,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原因在就于他们可以持之以恒地坚持某一个目标,并且竭尽全力,坚持不懈。他们精力的集中程度和他们的成就往往是成正比的。
明确目标,切勿抱着投机的态度学习
沃特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永远不要抱着投机的态度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只能导致一事无成。首先给自己确立一个行动目标,然后制定好计划,最后脚踏实地去努力,把你全部的本领和精力都用在上面,这样你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这里所说的投机的学习态度,是指那种自己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认为学到的东西可能会在以后给自己带来利益,才选择了某个目标的学习态度。
成功诞生自两种朴实的品格:守时和精确。任何一个即将步入成功的人都会面临一个关键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中,任何一点优柔寡断或者退缩犹豫,都会让你前功尽弃,而且再也无法挽回
做事就如同在春天撒种子一样,如果没有在合适的季节采取行动,后面就再也没有播种的机会了。俗话说得好:不管夏天有多么长,也无法做完在春天里被耽搁的事情。
与其千方百计把应该今天做完的事情拖延到明天,不如多花些精力今天就把工作完成。任务越往后拖越不容易做,热情降低,态度也会变得越来越敷衍。一项工作在心情好情绪高的时候完成是最容易的,一旦被拖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就会成为痛苦不堪的包袱。
瓦尔特·司各特取得诸多成就的秘密之一,就是他是个非常准时的人。他早上5点钟就起床。他曾经说,在他吃早餐之前,一天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有一位渴望获得成功的年轻人写信向他请教,他回复道:“警惕那些让你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习惯——我指的是‘拖沓和消磨时间的习惯’。需要做的工作必须马上去做,消遣需要等干完工作之后再去,千万不要在完成工作之前去玩乐。”
做事当机立断不拖延是让人产生信任感的前提,它还能为我们带来好名声,因为它非常有力地说明了我们有能力把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它使得别人对于我们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一点很有信心。守时的人一般都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而且不会食言或违约。
弥补一切自然缺陷的方法就是拥有良好的举止。通常,一个人最吸引我们的,不是容貌有多美丽,而是拥有让人心悦诚服的举止仪态。古时候,希腊人认为美貌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种特殊恩宠,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内在品质,即使拥有美貌,也不再值得我们崇拜。在古希腊人心里,某种内在美好气质的反映就是外在的美貌,这些气质包括快乐、善良、满足、温和、友爱,等等。
好修养本身就是一笔财产。文明的行为可以代替金钱产生作用,它就像通行证,有了它就可以畅通无阻,所有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即使他们身无分文,也能到处受到别人的热情
款待;即使他们不花钱购买,也能享有一切。每个人都像迎接太阳一样迎接他们,因为他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光明和欢乐。一切妒忌和卑劣的心思,在他们面前都会缴械投降,
因为他们与人为善,对每个人都有抱有美好的愿望。
真正的绅士容不得自己身上存在不良的、可能激起别人反感的品质,例如报复心、怨恨、嫉妒、憎恶,等等。这些心理都是毒药,它们能败坏人的精神生活,损害人的灵魂。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让自己变得真正有教养,就应该把慷慨无私与温和善良给予每一个人。
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描述过一个真正的绅士应该是怎样的:“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一个有心胸和度量的人在做事时总是讲究适度。他不期待人们的欢呼和喝彩,也不允许别人对他嘲弄和贬低;成功时不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灰心丧气;他不做无谓的冒险,不会随便谈论自己或者别人;他不在意别人的赞美和诋毁,也不会苛求别人必须十全十美。”
文明的举止是社交的助推剂和润滑剂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缺乏自信往往使我们做出自己所痛恨的无礼举动,让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过于羞怯会对我们实现举止的得体造成妨碍,所以必须要努力加以克服。
一个人之所以羞怯,往往是因为他对自己关注和考虑得太多,这本身就不符合良好的教养对人的要求。并且,他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良好的品格是富有修养的最高境界
热忱,就是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调动起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去完成他内心渴望完成的工作
用真正的热忱和生命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才有可能点燃他人心中潜藏的烛光
年轻人最让人无法抵御的魅力,就是满腔的热忱。在年轻人眼里,未来只有光明,没有黑暗,即便遭遇到危难,最后也可以化险为夷。他不在意社会上还有“失败”二字,他坚信一点: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劳作,都是为了等待他的出现,等待他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使者。
“读书的最终目的不在书本身,而在于那些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得到的,超乎书本之外的智慧。”把眼光仅局限于书本之内、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
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本教育常常使一个人表现出胆小羞怯、缺乏自信以及过度的自我意识和批判能力。如果把他放到充满艰辛的现实生活中,就会因其被教育得过于精细和高深而显得格格不入,难以适应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些人可能连轻微的伤害或打击都接受不了,他们会耿耿于怀、睚眦必报。这样的人显然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机智,因为很多所谓的伤害实在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另有一些人,会像堂吉诃德迎战巨大的风车那样去挑战各类编辑记者,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到,那些人的手中掌握着话语权,几乎可以判定人的生死。
林肯曾经说过:“你也许能在某一段时间里骗所有人,或者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某一些人,但无论如何,你没法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法欺骗我们自己。因此,能产生真正自尊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对自己的这份尊重。
自我判断会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判断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即使有隐姓埋名的高人,我们也没有时间到深巷里去慢慢寻访。所以,相比较而言,我们宁肯相信一个站在眼前的小人物的自我评价,除非有一天事实证明那人的确不行。如今的社会推崇胆识和勇气,假如一个年轻人凡事怨天尤人,把生活本身看成是个错误,那么,他在当下免不了会被人们所轻视。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能真正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很快就能拥有巨大的力量。
年轻人需要培养起自己的尊严感,让自己凌驾于一切卑贱渺小的行为之上,才能避免各种各样的侮辱与不体面。
只有自信和自尊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那些凡事总是依赖别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的人,正如莎士比亚描写的那样,他们永远都无法感受到独立的人格所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
通过培养你的品格与个性获得真正的力量
“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拥有的财富,而要看他是否坚持真理,是否正直无畏,看他是否有过与其荣誉不相称的言行。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得完美无瑕,一个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伟大。
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些不会把自己标价出卖的人。他们诚实无欺,表里如一;他们牢牢地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哪怕天翻地覆,也毫不动摇地捍卫应有的权利;他们能明辨真理,也看得到这世间的邪恶;他们既不夸耀,也不逃避;他们勇敢却不叫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总是尽心尽力;他们不撒谎、不退缩,不怕大声拒绝别人,敢于直截了当地对别人说:“我不能。”
舍弃所有刻意的伪装,说话完全依赖于事实本身,这样的做法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它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力量来自于个性和意志,那也正是人们最愿意相信的东西。
精确是一种个性,而个性也就意味着能力。我们应该像追求智慧与财富,或者追求其他我们渴望的东西那样追求精确。要下定决心,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不拖沓应付,不敷衍塞
责。
一个对工作如此全身心投入的人,当然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假如这样的一个人还具备了才能和机智,那么他就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伟人。
所有的事情均应做到简练,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它是一种机敏,更是一种智慧。
语言就像阳光,简洁集中才能点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