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 2013 年到 2015 年我的阅读时间从 1000 到 5000 时分别写的感悟。后续随着工作和更换阅读设备,具体的阅读时间已很难统计,所以这个系列止步于五千小时。
更新历史
- 2022.01.29: 整理后重新发布
写在一千小时
发表时间:2013-08-21
算来今天是买kindle的第200天,也是阅读量达到1000小时的一天。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关于阅读的日志,但是因为自己似乎没读过什么书,也不好班门弄斧。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家都听过,虽然我只达到了十分之一,但是依然有些东西想要不知天高地厚地跟大家分享。
我的第一台eink设备是iriver story,在那个eink尚不普及的年代,我省吃俭用了好一阵子才得以把它收入囊中。可惜当时课程比较多,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没有这么强,再加上设备老是死机,似乎也没有看多少书。
这一切改变的契机是在买了kindle之后,我这才发现一个顺手的设备可以多么有效地提高零碎时间的利用效率。正好这大半年来基本上都在家里待着,每天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看书、吃饭、写日志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从北京回来之后我深深地感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实在是太肤浅了,而想要走捷径,方法就是多看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我开始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书籍,参加在线书城每周组织的读书会,边看边写书评。看得越多就发现自己越无知,发现自己之前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是坐井观天,好在书籍给我搭了个梯子,让我能爬到地平线上,来看看这个世界。
看经济学,至少能明白新闻里说的政策和事件是什么意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看政治学,至少能明白现在国内外处于怎样的格局中,我要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少受到政治波动的影响。
看心理学,至少能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我能更加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顺或者不顺,都能泰然处之。
看武侠,至少能学会那种大侠的气质,勇气、侠义、爱与宽容,能够更加潇洒行走在这个世上。
看悬疑,至少能知道一些平时基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的事件,更加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我要学会接受他人与我的不同。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希望能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当你翻开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者交流的开始。
一个人若是开始思考,那么他想必不会虚度光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五千、一万小时,不过我相信到那时,一定又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可笑了。
写在两千小时
发表时间:2014-01-20
“要证明一路走来的坚持,会换来我们的微笑的样子,而时间将会记录这一切”,这虽然是《爱情公寓》里的歌词,但其实不仅仅是感情,世间还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会记录所有事情,一个人若是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岂非总是会与其他人有些不同?
一百五十天前,我的阅历到达了一千小时,当时还颇为兴奋,有了《写在一千小时》。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才发现果然一千小时有一千小时的理解和境界。经过这一年的阅读,我对阅读本身,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一年前刚开始阅读,一切都是新的。因为一直读书少,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时,常常有选择困难症。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用阅读去代替选择。完成一定数量的积累之后,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选择倾向。
第一个一千小时更多的是入门,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读什么不重要,怎么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静下心去读。阅读不是信誓旦旦推掉所有事情专门找一个慵懒的下午晒着太阳捧着书,这样的状态持续不了多久,阅读应当是茶余饭后等车等人每时每刻的习惯。每天24小时,排除掉吃饭睡觉,大概就算14小时,从这里再抽出大约六个小时看书,而其他时间只有八个小时,这么一想肯定觉得不可能。
因为照这么算的话,真的不可能。正确的算法应该是这样:每天24小时,排除掉睡觉的7个小时,还有17个小时,早起之后(5点到7点)的两个小时可以进行比较集中的阅读,剩下的四个小时,其实只要每个小时找15分钟来阅读就好了,所以才说阅读应该是习惯,填补空闲时间的习惯。
时间说完了,来说说选择。看的书越多,看书速度越快,此话不虚。很多时候我就会发现,对于受众群体比较广泛的书,其实扫个两三行,就能知道这一部分大致的内容了,自然不用再去一字一句仔细阅读,读书速度自然就快了。而对于比较专业的书,反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反复研读思考。总体来说就是,作者在文字间倾注了多少智慧,你就应该停留多长时间,不因为路旁风景停下脚步,不因为前路坎坷畏惧退缩。当然,首先需要通过多读书,来获得“探测书本智慧值”这个能力。
想在下一个一千小时里,更多阅读更加专业和艰深的书籍,恩,不知道这次要花多少天呢?
写在三千小时
发表时间:2014-05-20
时间过得飞快,快得我还没想好这一篇要怎么写,三千小时就来临了。不过先要承认这里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前一个半月都在抱着kindle背单词,自然就刷上去了。不过和《写在两千小时》与《写在一千小时》相比,还确实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是更有分辨好书坏书的能力了,并且也深刻地意识到,时间很宝贵,不要在那些没多少内涵的书上,一般来说大概是这样一个流程:无视一切封面封底的推荐文字,先去豆瓣之类的看看评分和书评,7分以下就不要考虑了,然后看看大致的类别,如果不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也就不要考虑了。最后试读一章,如果觉得不错,那么继续,如果觉得有些艰深,那么放着以后继续看,如果感觉糟糕,那么放弃。
其次是一个人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当然一开始我的建议依然是什么书都看,看多了自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的时候,就是开始集中阅读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觉得枯燥和疲惫,可是下坡路才好走不是吗。
最后是看待一本书的角度也不大一样了,以前会觉得写书评最重要的是把书中重要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加以拓展,把书读厚,但是现在更倾向于读厚之后再读薄,从更高的层次去浓缩那些更加抽象的内容。我记得很早之前就看过读厚读薄的说法,一直也是似懂非懂,现在终于慢慢有些领悟了。又回到了那个规律:一个道理在你真正领会之前你意识不到重要性,但是当你真正理解了发现它确实很重要的时候,你跟怎么说别人也不懂。
这真是蛇从尾巴吃自己的问题。
兔子什么都知道,继续找兔子去。
写在四千小时
发表时间:2014-10-22
回归每周上五天课,教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之后,读书的时间不可避免地急剧下降,不是抱着课本课件就是抱着论文试卷,之前手不释卷的“闲书”似乎也远去了。一没有时间,二没有心情,三也就只能这样了。
从一千小时的懵懂,到两千小时的迷思,接着三千小时转变,终于来到了四千小时的领悟: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读完是第一步,思考是第二步,实践是第三步,这三步都迈出去了,才能算是读过了。
自己都觉得这样的领悟有些拿不出手,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依旧回荡耳边,可是四千小时的兜兜转转,发现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理就是这么个理儿。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会有多么石破天惊与众不同的感悟,但是到头来只是走了别人早已走过的路,甚至因为自己的愚钝步履维艰。
当我意识到人生中很多事情是命是运,也是圆圈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就要因此放弃抵抗。也许一辈子注定只能是恒星的行星,但也可以因为一颗陨石,改变自己的轨道,有更近的近日点和更远的远日点,也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宇宙。
走得多看得多了,愈发能更近平静地去看待各种事物,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合理之处在于能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存在,可是如果因为自己不知道就认为不存在,就有些一叶障目坐井观天了。
读书,其实也就是培养自己的决断力,这本书要怎么看效率最高,哪几章是重点,如果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而提前判断出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你能知道人与事的上限与下限,于是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与诸君共勉。
写在五千小时
发表时间:2015-05-25
八百四十一天之后,我的阅历终于来到了五千小时。这个数字其实一点都不准确,或者说,读书本来就不应该用数字来计算,各式各样的统计数字不过是副作用,真正的疗效是脱离自身的限制,成为自己的旁观者,也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吧。
从四千到五千大概用了七个月时间,毕竟开学之后,学习内容增多,阅读时间无止境被压缩。但是好在慢慢开始拥有了辨别能力,有了自己读书的节奏了,什么书可以快,什么书应该慢,怎么快怎么慢,都只有在阅读和思考中不断跟自己磨合,才能找到答案。
总体来说,这段时间略读和预测内容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数学、社会学还有其他领域也有了更广泛的涉猎,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感知这个世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来源,可以作为内核,兼收并蓄各种各样的信息了。通过纵深和主题阅读,开始产生跨学科的化学反应了。并且通过清理关注删除应用,慢慢走向极简主义,用信息收敛的方式专注于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书屋虽好,不可久居,一定要走出来,多去交流沟通,再回去,周而复始。
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来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继而了解自己,确定方向,然后无畏前行,定期审视,最终达到触类旁通,有信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要勇于尝试,从失败中学习,既是挫折教育。不过玻璃心可能还是要谨慎一点,别被打趴了起不来了,那就有悖初衷了。
就好像各种修行都是为了等待顿悟的瞬间,一点一滴的积累,也就是在不断靠近临界点,一旦超越,你还是你,却已不是从前的你。
我们生活在无比主观的世界里,现在能用超然物外的方式去观察自己,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