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S20-TF4DL】05 Manage Experiments

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构建比较简单的模型,如果要构建和训练更加复杂的模型,我们需要做更多地工作。这节课就以 Word2Vec 模型为例子,来看看构建复杂模型所需要用到东西。


更新历史

  • 2019.08.08: 完成初稿

Word2Vec

最简单的表达词汇的方式是 one-hot 编码,但有两个严重的问题:1)词表会非常大,2)无法表示词汇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Word2Vec 做的事情,就是用一种高效地方式去表达文本数据(称为 Word Embedding,Word2Vec 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借此我们可以用来构建语言模型,进行机器翻译、情感分析等任务。

Word Embedding 有啥好处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分布式表示
  2. 连续的值(是一个向量)
  3. 低维
  4. 可以表示词语间的语义关系

Word2Vec 有两种不同的模型,一个是 skip-gram,另一个是 CBOW。我们先来说说这俩的区别。我们假设一句话是这样的:今天天气真好,那么对于 CBOW 来说,会根据 今天天真好 来预测中间的字是 。而对于 skip-gram 来说,则是根据 来预测前面是 今天天,后面是 真好。一般来说 CBOW 对于小数据集比较好,因为会把上下文作为观测,可以学到比较强的规律,而 skip-gram 对大数据集比较好,因为每一个 context-target 组合就是一个新的观测。两种不同模式的模型结构如下:

这里我们选择构造 skip-gram 模型,我们会训练一个只有一层隐层的神经网络,但我们不是要神经网络的结果,而是要中间这层隐层的输出,称之为 word vector 词向量。关于 skip-gram 的详细说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 这里

如果把每个词对应的向量显示出来,就会向下图这样(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叫词嵌入,就是把词语嵌入到同一个空间中)

Softmax vs Sample-based

因为我们要预测的是相邻词的分布情况,理论上来说,要用 softmax 来计算,把任意一个 $x_i$ 映射到一个概率分布 $p_i$,这样的话 $softmax(x_i)$ 就表示 $x_i$ 与某个词相邻的概率,也就是

注意这里的求和符号,这意味着我们要对每个词都做一次 exp 计算,而词的总数可能高达几百万!即使不考虑生僻词,一个好的语言模型也需要数以万计的常见词构成,这样一来这个计算代价就太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两种方法(具体参考该论文),分别是 hierarchical softmax 和 sample-based softmax。这里我们直接选择 sample-based 方法,可以训练得更快,得到更好的向量表达。

sample-based softmax 属于 Sample-based 方法,而 Negative sampling 是 Noice Contrastive Estimation(NCE) 的简化版本。更多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 这里这里

虽然 Negative sampliung 在学习词嵌入时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从理论上并不保证它与 softmax 函数的梯度近似。但是 NCE 则在 noise sample 增加的时候可以保证这种近似(只要 25 个 noise sample 就可以达到与常规 softmax 接近的结果,但是计算可以加速 45 倍)。因此,我们这里使用 NCE 来进行计算。

注意,这里用 NCE 只是在训练阶段,在实际的预测阶段,还是需要用完整的 softmax 来计算的。

数据集

我们这次使用的数据集叫做 text8,包含 2006 年 3 月 3 日英文维基里前 100MB 清理后的文本,可以在 这里 下载,w2v_utils.py 中的代码可以下载并读取该数据集。

100MB 的数据虽然没有办法训练一个很好的词嵌入模型,但是足够我们来进行学习和探索了,这里包含 17005207 个词(用空格区分)。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模型,可以考虑使用 fil9 数据集

具体实现

这里我们会用 eager 模式 和 graph 模式分别进行实现,具体代码请参考 9_w2v_eager.py10_w2v_graph.py,这里只列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 每一个输入都是一个标量(这个词对应的词典编号),所以一个 batch 的大小就是 [BATCH_SIZE],对应的输出就是 [BATCH_SIZE, 1]
  • 我们这里设定词向量的大小为 EMBED_SIZE,相当于是隐层有这么多的神经元,而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与 VOCAB_SIZE 相同,所以用来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矩阵大小为 [VOCAB_SIZE, EMBED_SIZE]
  • 针对 one-hot 编码的矩阵计算,使用 tf.nn.embedding_lookup 方法可以极大降低计算量,直接通过查找获取到 input 对应的 embedding

构建 TF 模型

前面我们构建了几个模型,会发现具体的步骤非常相似:

  1. 组装 Graph
    1. 导入数据(通过 tf.dataplaceholder
    2. 定义 weights
    3. 定义 inference model
    4. 定义 loss function
    5. 定义 optimizer
  2. 进行计算
    1. 初始化所有 model variables
    2. 用训练数据初始化 iterator / feed
    3. 根据当前的模型参数计算模型输出
    4. 计算 loss
    5. optimizer 根据最小化 loss 的方向,更新模型参数

我们把这个过程画出来,像这样:

如果我们想要复用之前写过的代码,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 Python 面向对象的能力 —— 写一个类!正好接下来我们要把刚才训练出来的 word2vec 的结果做一个可视化,就一起处理了。

Embedding 可视化

具体的代码请参考 11_w2v_visual.py,这里我们把之前训练的代码封装成了一个类,并且增加了可视化函数,在这个函数中,我们用训练好的网络计算得到前 10000 个单词的隐层向量。计算完成后我们可以用 tensorboard --logdir='data/visualization' 打开 tensorboard 一探究竟。

可视化的方法有几种,这里我们选择 T-SNE,经过一段时间计算后,可以得到类似这样的图:

我们看到这里跟 china 比较相关的词是 australia 和 england,至少都是国家,还可以。其他的结果大家可以自行探索。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可视化任何的向量,而不仅仅是 Embedding,详情可以参考 这里

Variable Sharing

我们先来看看刚刚训练 Word2Vec 得到的模型的结构(文件夹 word2vec_simple):

因为我们用不同的 name_scope 标出了不同的操作,模型图看起来就清晰了很多。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箭头:

  1. 橙色:Reference,比如这里 optimizer 节点就会修改 nce_weight, nce_biasembed_matrix
  2. 灰色:数据流
  3. 点点:表示执行依赖,比如 nce_weight 这节点一定要在 init 完成后,才可以执行

那么问题来了 name_scopevariable_scope 有啥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在于 variable_scope 可以用来做变量共享。我们用一个实际例子来介绍下这个特性。

我们创建一个包含两层隐层的网络,然后我们给这个网络 x1 和 x2 两个不同的输入,具体代码参考 12_variable_no_sharing.py,注意我们这里使用的是 tf.Variable。运行一下,打开 tensorboard 就会看到(tensorboard --logdir='data/graphs/no_sharing/'),得到的网络是:

这,我们每输入一个数据集就构建一个新的网络,不科学也不应该。怎么破?我们先把 tf.Variable 改成 tf.get_variable(这个函数会先判断有没有这个变量,如果有会复用),然后再引入 variable_scope,具体代码参考 13_variable_sharing.py。执行之后我们再看一下 tensorboard(tensorboard --logdir='data/graphs/variable_sharing/'

这次我们可以看到,用的是同一套 weight 和 bias 了。再更近一步,我们如果要构建多层结构相似的网络,也可以用更加简洁的代码完成,比如同样是构建两层的全连接网络,我们把每一层的构建抽象出来,就可以轻松复用,具体代码参考 14_fully_connected.py,这里不再赘述(可视化命令 tensorboard --logdir='data/graphs/fully_connected/')。

我们创建模型的时候会用到各类变量,这些变量分散在图的各个位置,我们可以使用 tf.get_collection(key, scope=None) 函数来访问之前定义的变量。所有的变量默认会保存到 tf.GraphKeys.GLOBAL_VARIABLES 中。

管理实验

我们前面训练 Word2Vec 模型大概需要几分钟,但是随着我们的数据集越来越大,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我们总不能开始训练之后就等待几天几夜,得到最终结果才据此进行调整。有没有可能随时暂停,检查之后可以继续训练呢?有没有可能随时观察我们模型训练的表现呢?

另外一个要点是构造模型时经常需要用到随机这个功能,我们会随机产生 weights 的初始值,也会随机打乱用来学习的样本。幸运的是,Tensorflow 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帮助我们完成这些任务。

Saver

训练模型一个很好的实践经验是在训练固定轮次之后,保存模型的参数,这样即使程序崩溃,我们也可以在最后一次保存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我们可以使用 tf.train.Saver() 把图中的变量保存到二进制文件中。比如我们想 1000 个 step 保存一次,可以这样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定义模型

# 创建一个 saver 对象
saver = tf.train.Saver()

# 创建 global_step
global_step = tf.Variable(0, dtype=tf.int32, trainable=False, name='global_step')

# optimizer 也要加上 global_step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r).minimize(loss,global_step=global_step)

# 用 Session 执行计算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实际的训练部分
for step in range(training_steps):
sess.run([optimizer])
if (step+1) % 1000 == 0:
saver.save(sess, 'checkpoint_directory/model_name', global_step=global_step)

# 具体的恢复方式
saver.restore(sess, 'checkpoints/skip-gram-10000')

完整的代码请参考 11_w2v_visual.py

另外,我们也可以单独保存变量,简单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 pass the variables as a dict: 
saver = tf.train.Saver({'v1': v1, 'v2': v2})

# pass them as a list
saver = tf.train.Saver([v1, v2])

# passing a list is equivalent to passing a dict with the variable op names # as keys
saver = tf.train.Saver({v.op.name: v for v in [v1, v2]})

Summary

前面介绍的 Saver 只保存变量的值,这里介绍的 tf.summary 则支持记录诸如 loss,accuracy 等信息并动态显示出来。一般来说我们主要用以下三种:

  • tf.summary.scalar
  • tf.summary.histogram
  • tf.summary.image

完整的代码请参考 11_w2v_visual.py,这里挑选核心的代码进行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首先需要声明需要记录的值
def _create_summaries(self):
with tf.name_scope("summaries"):
tf.summary.scalar("loss", self.loss)
tf.summary.scalar("accuracy", self.accuracy)
tf.summary.histogram("histogram loss", self.loss)
# because you have several summaries, we should merge them all
# into one op to make it easier to manage
self.summary_op = tf.summary.merge_all()

# summary_op 是一个 operation,所以需要 sess 来执行
loss_batch, _, summary = sess.run([model.loss, model.optimizer, model.summary_op], feed_dict=feed_dict)

# 得到 summary 之后就写入
writer.add_summary(summary, global_step=step)

具体的操作打开 tensorboard 就一目了然,这里不再赘述

Randomization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可以复现的结果,我们就需要控制随机本身,至少我们需要控制决定随机数的 seed,在 TF 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
2
3
# 这个对于每个 session 来说是独立的,但是在同一个 session 中
# 连续两次执行,执行结果会不同
my_var = tf.Variable(tf.truncated_normal((-1.0,1.0), stddev=0.1, seed=0))

如果想要针对整个 graph 进行设定,使用 tf.set_random_seed(seed)

具体的代码可以参考 15_randomization.py

Autodiff

我们知道训练神经网络的梯度是通过反向传播计算的,但是在之前的过程中,我们只关注前向计算,后向似乎都没有任何代码提及,其实是 Tensorflow 帮我们完成了这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tensorflow 使用的是 reverse mode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技术。其中,梯度的计算是通过创建额外的节点和边来实现的,我们看一个实际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 C 相对 I 的梯度,TF 首先会寻找这两个节点间的路径,找到之后,TF 从 C 开始并回退到 I,在每一步反向的路径会创建一个节点,根据链式法则计算梯度。假设我们要计算 ys 对于 [xs] 的梯度,可以这么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这里 xs 是一个 tensor 的列表,计算梯度同样会返回一个梯度的列表
x = tf.Variable(2.0)
y = 2.0 * (x ** 3)

grad_y = tf.gradients(y, x)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x.initializer)
print sess.run(grad_y) # >> 24.0

# ------------
# 另外一个例子
x = tf.Variable(2.0)
y = 2.0 * (x ** 3)
z = 3.0 + y ** 2

grad_z = tf.gradients(z, [x, y])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x.initializer)
print sess.run(grad_z) # >> [768.0, 32.0]
# 768 is the gradient of z with respect to x, 32 with respect to y

既然 TF 帮我们算好了梯度,我们还需要去学习吗?其实还是需要的,毕竟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其中的原理,来更好地判断模型训练的状态,以及为什么有的模型效果好,有的模型效果差。

下期预告

  • 计算机视觉
  • 卷积
  • CNN

参考资料